-
杨守森:重读郭澄清
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,郭澄清是一位广为读者熟知的作家。
2021-04-09
-
吴中杰:我与《文学报》的因缘
《文学报》创刊四十周年了,报社要出版纪念号,编辑来信约稿,这使我回忆起许多与《文学报》交往的旧事,觉得我与他们真是缘分不浅。
-
大唐气象与文化自信
辛丑牛年河南春晚上的舞蹈节目《唐宫夜宴》成功“出圈”、惊艳四方。
-
书写英雄壮举 赞颂英雄精神
图为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作品集封面。
关键词:  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2021-04-09
-
蔡骧与《北京人》
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舞台上和全体演职员合影 蔡骧何许人也?大约多数戏迷都说不上来了,尤其是60岁以下的,无论您是圈里人还圈外的,多数人都不知其人,更有甚者,前两天我问一位80多岁的曾经搞过话剧的老友,他竟然也不知道!这让我感到很痛苦也很无奈,心想:这么有名的老艺术家就这样淡出人们的视线了?唉! 蔡骧是1923年生人,如健在应该是98岁高龄。
-
戴燕:司马相如与汉武帝
一 在文学史上,经常会有某一时代突然兴起某种文体的现象,一时间,采用这种文体的作家蜂拥而出,后来人们就拿这种文体来作那个时代的文学标志,比如唐诗、宋词。
-
《鲁艺春秋》: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鲁艺精神
《鲁艺春秋》 在革命圣地延安,有三个文化现象引世人瞩目,一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(以下简称“延安鲁艺”),二是韩起祥,三是梁家河。
关键词:  《鲁艺春秋》2021-04-07
-
吴令华:说说《秦妇吟》
中国古诗,晚唐韦庄的《秦妇吟》应该是篇幅最长的之一了。
-
知世者的逍遥——忆张恩和先生
对张恩和先生的点滴印象,来自聆听先生讲学,或在教室,或在礼堂,或在先生家中。
-
《共产党宣言》,红色的起点
《共产党宣言》 马克思、恩格斯合著 陈望道译 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1920年8月 国家图书馆藏 1936年7月,毛泽东主席在和美国记者埃德加·斯诺谈话时曾说,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他的心中,建立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,其中一本就是陈望道翻译的《共产党宣言》。
关键词:  《共产党宣言》2021-04-07
-
周谷城:纵论古今,横说中外
周谷城(1898-1996),历史学家、教育家、社会活动家。
关键词:  周谷城2021-04-07
-
汤用彤与汤一介的北京居所
原标题:汤用彤与汤一介两代国学大师的北京居所 从缎库胡同到小石作胡同 缎库胡同是南池子大街中段路东一条不起眼的小胡同。
-
白鹿洞之会上发生了什么?
在鹅湖之会后六年,宋孝宗淳熙八年二月,陆九渊应邀来白鹿洞同朱熹相会,当面热烈展开讲学论道。
-
陈独秀狱中题赠刘海粟
刘海粟《黄山孤松图》 陈独秀学识渊博,刘海粟则是我国现代开风气之先的绘画大师,二人相互仰慕,相互敬重,在动荡的历史岁月中结下了深厚友谊。
-
游国恩、萧涤非二先生交谊考
原标题:酬唱寄友情——游国恩、萧涤非二先生交谊考 1978年12月,修订《中国文学史》期间于中山大学校园孙中山铜像前,自左至右依次为廖仲安、季镇淮、沈天佑、萧涤非、费振刚、冯至、李修生、王季思。
-
王金华:危城弦歌一百日
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不可遗忘的奇迹,而这一奇迹开端于长沙临时大学。
关键词:  西南联大2021-04-02
-
从“年谱”到“编年系地谱”
人物一生的活动。
-
慎终追远话清明
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扫墓敬祖、表达自己敦亲睦族的情感追求的全民节日。
关键词:  清明节2021-04-02
-
顾颉刚与国家图书馆新馆
位于紫竹院公园东北侧的北京图书馆即现在国家图书馆新馆,于1987年建成开放,被称为上世纪八十年代“北京十大建筑”之一。
-
且安廛隐:文人蔡公湛的家世与生平
近现代江西新建籍著名文人蔡公湛,是中央文史馆第一批馆员,在诗词、书画、鉴藏、教育、交通等方面均有所建树,尤其于古玉鉴赏有独到之处。
关键词:  蔡公湛2021-04-02